由必赢bwin线路检测中心组织的大夏外国文学研究交锋论坛第一期于2020年12月5日成功举办。本次会议邀请到了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但汉松教授、华中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陈后亮教授作为主讲嘉宾。评议嘉宾为东北大学英语系张德旭副教授和北京外国语大学外国文学研究所陈榕教授。会议于线下举行,线上直播,华师大外院30余名师生和来自浙江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武汉大学和必赢bwin线路检测中心等多所高校130余名师生参与了线上直播。

各位嘉宾的发言要旨如下:

但汉松  

走向后批判:西方文学研究的未来之辩

  “理论之后”的西方文学研究“该往何处去”,一直是学术界讨论的热点。近年来,菲尔斯基(Rita Felski)与诺斯(Joseph North)对文学研究如何走出方法论和学科建制上的困局都提出了自己的反思。菲尔斯基在深入厘清当代文学批评的缺陷之后,即70年代末文学理论政治化后,批评家和文本之间存在的某种不信任的紧张关系,提出摆脱“怀疑的阐释学”并走向“后批判”,以拉图尔所倡导的“行动者网络理论”(actor-network)来重组文学批评的未来版图。在拉图尔构建的“联结的社会学”(sociology of association)中,文学研究者不再需要在文本、作者、读者/批评家、社会中择其一端,它们都是动态网络中的“行动者”,并无主次强弱之分。“行动者”之间地位平等要求评论家不再以超然于文本的怀疑者自居。诺斯作为左翼理论的捍卫者,并不认为当下的学科危机是因为“怀疑的阐释学”在情感态度上存在问题,他选择将文学批评的危机描述为历史力量作用下西方左派不断被边缘化的历史叙事的一部分。诺斯以资本主义的不同发展阶段重新为20世纪文学研究史分期,并以此为出发点,批判了新自由主义主导下文学批评的“学者转向”,指出当下的最大问题是盛产操练着高深艰涩的学术语言,与社会大众愈发疏离的“学者”,而根本看不到“批评家”。对于菲尔斯基而言,她不期待学科范式的革命,因为批判与后批判的关系并不是互相取代的竞争关系,文学研究的未来取决于我们如何反思自身的思维习惯和阅读习惯。诺斯认为,正因为外部变革的条件尚不具备,所以我们当前看到的各种文学研究的新趋势尚无法汇集成一种真正的具有学科属性的范式。两人看似立场迥异,但对“理论”危机的反思具有对话性,且代表了后理论时代相互烛照的两种思考维度。对两人近年来学术观点进行比较性的考辩,将为我们思考西方文学研究的未来道路提供十分有益的参考。

 但汉松老师

  张德旭老师是诺斯《文学批评:一部简明政治史》的译者,该书已付梓成稿,即将由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张老师以诺斯划分的新的文学史的三个时期为起点,分析了20世纪文学研究史的走向,试阐明1970年代后新自由主义全盛时期,文学批评与教育体制、与知识生产之间的关系,普通读者和学院派之间的关系。

张德旭老师


陈后亮

理论的危机与后批评转向:从杜克大学英文系的一段往事谈起

  斯坦利·费什在1986 至 1992年担任美国杜克大学英文系主任期间,以其超凡的能力广揽明星学者,汇聚一大批当时全美最杰出的批评家,使其从一个死气沉沉的传统学术机构迅速成为引领理论潮流的批评重镇,一度被誉为“前沿文学研究的首都”。但因为各种内部矛盾和外部环境变化所致,费什打造的“批评帝国”自90年代以来土崩瓦解,导致杜克英文系又迅速坠落。杜克大学英文系教授James Applewhite指出:“在后现代世界,一些从事文学研究的人正把文学作为影响社会变革的工具。我认为我们系的问题是,在新时期,一旦文学成为政治,那么政治就会导致争论,而不是共识。“杜克英文系的兴衰史就是一段理论兴衰史,杜克英文系的颓圮与反理论运动就是整个英文学科所发生的变化的一个缩影。通过回顾梳理这段历史,对于我们反思人文学科的当下困境,尤其是所谓文学理论的终结以及文学批评的再合法化,都有很大的启发意义。

陈后亮老师

  陈榕老师点评道,杜克大学的繁荣和衰败是新自由主义的必然逻辑。与新自由主义的冲击相应而生的便是对学术话语不断再生产的过程,但与现实也越来越脱离。这一现象凸显出学术体制的浮华问题。陈榕老师进而指出理论内部的危机勾连到整个人文危机:理论的繁荣使文学研究在学界风光无限,理论的深度阐释也成为了学术明星积累学术资本的方式。而随着一代代理论大师的退场,理论内部已显现出动能不足的问题。此外,公众阅读能力的钝化和对于文学的热情的消退。使得文学在大学中、在公共领域中都危机重重。即便如此,陈老师对于人文学科的发展颇为乐观。首先,人类对于审美的需求是与生俱来的。其次,在学院体制外的普通读者的能动性不容低估。虽然我们相信英文系、文学研究和文学理论永远不会消亡,但我们仍然要正视学院派“明星”和普通读者生活之间的脱节这一大变局后面的深刻性和复杂性。

陈榕老师

  本次活动是大夏外国文学研究交锋论坛的首次会议。正如会议主持人金衡山教授所言,学术活动通过交流、交往而至交锋,这是让学术讨论走向深入的一个好方法。本次会议给予了主讲嘉宾和评议人比较充分的时间阐述观点和思想,参会人员也积极投入到了讨论过程中,大家都享受到了观点交锋带来的思想的愉悦。线下观众也非常认真参加会议,留下很多宝贵留言。大家都感受到了本次“交锋论坛”带来的形式和内容上的新意,并期待下一次论坛的开办。

  本次研讨会内容丰富且有深度,线上线下与会者积极参与。与会人员纷纷表示线下面对面的论坛比起单一的线上会议效果更佳。


图 李云霄 郭佳佳 聂玲凤

 文 李云霄

 排版 郭佳佳




您的位置:
员工返校接待常规方案
发布时间:2018-04-25 浏览次数:3204